沈皇后乃华阳大长公主之女 与今上是为表亲 打小相识 十岁时定下婚事 十三岁登临凤座 从独承帝恩近四载 到如今的帝宠日薄 年已十九 膝下仍无一子半女 今上人前予她的尊重厚待 对于一位皇后来说 半分不少 可私下的临幸 却已淡薄到仅每月遵循祖制、皇帝必须宿在皇后宫中的初一、十五寥寥两日。

无子且寡宠 纵是身后有母亲、有以沈氏为首的朝堂势力支持 沈皇后亦不免有忧惧之感 这日十五 皇帝留在长春宫用晚膳 席间除了偶说几句宫闱之事 就只闻杯箸之声 夫妻之间竟像是无话可说 沈皇后回想二人从前亲密 心中也是酸涩 她亲夹了一筷烧雁鸢 放在御碟上 含笑问道:“陛下可还记得小的时候 您与明郎 常在上林苑捕射大雁 亲自架火烤了吃?”

皇帝似终于从繁冗政事中醒过神来 “唔”了一声 “朕记得 你也没少吃。”

沈皇后面上微微一红 “那时臣妾年少顽劣 也常跑马追在后面 一次……”

她略一顿 见皇帝只垂眼饮着御酒 并不言语 只得自己接着说下去 “……一次臣妾跑马追去 没闻着烧烤肉香 却见陛下手提着两只活雁 打马转过身来 笑着对臣妾说 此为‘聘眼’ 让臣妾跟您回云光殿去。”

皇帝终于笑了一笑 放下手中金爵 “皇后好记性。”

沈皇后道:“幼少之事 臣妾一点也没忘记 一转眼 臣妾与陛下都已成亲六载 明郎却还是孤身一人……”

皇帝笑 “这可不能怪朕 朕刚登基那会儿 就想从姑母所请 定下他和容华的婚事 可没多久你父亲武安侯病逝 他需得守孝 此事就耽搁下来 等他三年孝期已满 袭了武安侯 并考取了探花的功名 姑母再提此事 朕又想将容华嫁给他 亲上加亲 可他却说男儿尚未立业、何以成家 婉拒了这桩婚事 自请外放三年。算来三年将满 他也该回京了 这次回来 朕得紧着帮他把这婚事给办了 不然 容华都要给他拖成老姑娘了。”

沈皇后既欢喜皇帝将弟弟的婚事放在心上 又不由地面露忧色 “只怕此事又有变故……”

皇帝问:“怎么说?”

沈皇后轻轻叹息 “明郎不久前写了封信给母亲 说是在任青州刺史期间 结识了当地官员的女儿 此生非她不娶……”

皇帝讶然 “竟有此事?”

沈皇后叹道:“母亲回信狠狠斥责了他 可明郎回信语气更加坚决 道是如不能娶那女子为妻 宁愿剃度出家 终了红尘。”

皇帝嗤笑 “朕与他一同长大 倒是头次见他这样大气性。”

沈皇后亦是满面无奈之色 “母亲的意思是 想请陛下直接下旨赐婚 断了他的心思……”

她一语未竟 就见皇帝笑意微敛 “若是明郎在成亲当晚夜奔佛寺 容华岂不是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忙讷讷不言。

绮殿一时静如深海 御前总管赵东林趋近轻道:“长乐宫来人传话 说是贵妃娘娘在用晚膳时 忽然晕了过去……”

皇帝当即变色 急问:“可传太医看了?!”

“太医院顶好的几位太医 都已赶去看了” 赵东林悄瞥了眼皇后神色 垂首恭声道 “长乐宫回话说 像是喜脉。”

皇帝面上的忧惶之色一顿 随即漫成衷心的喜色 不断扩大 不待勉强微笑的沈皇后道出贺喜之辞 就已大步走出了长春宫 健步如飞的身影 宛如急着去见心上人的少年郎。

沈皇后目望着宫人提灯拥簇着御驾远去 长春宫前庭重又沦入黑暗 再三忍耐 亦忍不住语含凄声 “她冯氏入宫两年不到 就做了贵妃 本就圣眷优渥 后宫无人能匹 如今又怀有身孕……”

心腹姑姑素葭柔声劝慰:“娘娘与陛下青梅竹马 当年陛下能入主东宫 也有大长公主与老武安侯在后斡旋之功 娘娘与陛下的情分 是天底下谁也替不了的 陛下现下只是一时被那冯氏迷住了 等时日久了腻了 会回转过来 知道娘娘的好的 请娘娘宽心些……”

沈皇后半分宽不了心 依然忧心忡忡 “本宫只怕她生下个男孩儿 撺掇陛下立为太子 不仅把陛下的心全勾了去 还要觊觎本宫的后位……可恨本宫子嗣缘薄 陛下初登基那几年 后宫独本宫一人 竟也未能诞下一子半女……”

“有大长公主和沈家在 娘娘您的后位就是稳稳当当 固若金汤” 素葭宽慰道 “其实娘娘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生 若是有依附于您、忠心可靠的低位妃嫔生下子嗣 和您生 是一样的” 她见皇后抬眼看来 压低声音 “这也是大长公主的意思。”

沈皇后沉思良久 此事犹豫不决 而记忆中跨乘白马、手捉双雁、笑着向她看来的少年郎 却越来越清晰 她望着膳桌上成双成对的龙凤杯箸 双睫一瞬 终是忍不住 落下泪来。

深秋时节 红枫染红了京城 贵妃冯氏有孕的喜讯 也传遍了朝野 皇帝人逢喜事精神爽 再见到阔别三年的至交沈湛回京述职 更是春风满面 命人在兰台设宴 为他接风洗尘。

沈湛乃华阳大长公主之子 皇后沈氏的双生弟弟 今上的表兄弟 与今上同龄 幼年即与今上熟识 在今上被封太子后 成为东宫侍读 与今上同习六艺 一同长大 两人之间情义甚笃。今上只一亲妹容华公主 无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曾当着满朝文武笑说 沈明郎即朕手足 至亲兄弟。

酒过三巡 政事聊得详尽 叙旧也说了有八|九分 皇帝笑看人赞“萧举清疏”的沈明郎 一副欲言又止的踟躇模样 朗声道:“有话你就直说 若你我兄弟之间 还不能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那朕这皇帝 也当得太过无趣了。”

沈湛闻言放下酒爵 整衣下拜 “微臣恳请陛下赐婚。”

皇帝明知故道:“你与容华的婚事 何必求请 说一句就是 朕立即命人操办 让容华风风光光地嫁到你武安侯府。”

沈湛苦笑 “陛下明知我将公主视作妹妹 从无男女之情 已经多次婉拒公主美意……”

“朕知道你对容华无意 朕也私下劝过容华几次” 皇帝深深叹息 “可容华她 就是对你痴心一片……”

沈湛言辞恳切 “强扭的瓜不甜 微臣心中没有公主 纵是勉强成了亲 怕也终成怨偶 误了公主一生。”

皇帝饮了半口酒 “那你心中装的是谁?”

“青州经学博士温知遇之女” 沈湛朝地一叩首 “臣母坚决不肯答允此事 微臣唯有请陛下赐婚 以全心中之愿。”

皇帝悠悠地摇着杯中佳酿 “不然 你就要出家?”

沈湛面上一红 皇帝看他这样 放声大笑 扶他起身 “明郎啊明郎 你这不近女色之人 竟也有为情所困的一天 是什么样的女子 这样勾了你魂去?”

沈湛低低道:“她天底下最好的女子” 他目光恳切 直视当朝天子 “如能与她结为连理、厮守一生 微臣这一生 别无所求 情愿归隐山林 与她携手终老。”

“这可不行 你归隐山林、逍遥去了 谁来帮朕分担朝务 还有容华 你姐姐、朕的姑母 个个必要闹得朕不得安宁 你可别想着一个人快活 朕告诉你 你人还没回京 朕已将工部侍郎的位子给你腾出来了” 皇帝笑着拍了拍沈湛的肩 “一个女子而已 朕来为你做这个主 你刚才说是谁来着 青州经学博士之女?”

“是” 沈湛将心尖上镌刻的两个字 温柔道出 “青州经学博士温知遇之女——温蘅。”

是年初冬 天子下旨赐婚 十九岁的工部侍郎、年轻的武安侯沈湛 迎娶青州七品官员之女温蘅为妻 如此“高嫁”的一桩婚事 瞬间轰动京城 今上向来厚待武安侯府 婚礼当日 御前总管赵东林 遵圣命亲至侯府赐礼 宫人奉命捧礼而入 流水般连贯不绝 金玉珠宝 堆得满室耀如白昼 令人咋舌。

华阳大长公主 一心希望爱子尚公主 如若不成 也需聘娶世家权臣嫡女为妻 联盟壮大势力 却不想爱子执拗地要娶那青州小吏之女 还讨来了赐婚圣旨 心中恼怒的同时 也是无可奈何。

爱子的婚事 逆她心意 爱女在宫中的处境 也让她这个做母亲的 愁锁眉头 那贵妃冯氏自怀有身孕 独占帝宠 皇帝近年来本就淡待皇后 这一两月犹甚从前 长此以往 若那冯氏真生出个男孩儿来 可怎生是好?!

大长公主沉思良久 命人折了府园中一支新开的梅花 送至帝宫 皇帝今日朝后 便携亲信大臣 同往上林苑骑射 等回到建章宫中、见到这支梅花时 已时近黄昏。

皇后爱梅 幼年他向姑母求娶皇后时 曾许诺今生今世 永远厚待皇后 六年前他登基为帝 正式迎娶皇后 第二日即下旨命人搜集天下梅花名种 移种在皇后长春宫周围 从此以后 年年冬日 长春宫内外 一片香雪海。

皇帝将那支梅花插入觚中 命人传话长乐宫 今晚不去用膳 让贵妃好好安胎歇息 而后也未乘御辇 只带着几个御前内监侍卫 在冬阳薄暮下负手徐行 将至长春宫时 见一女子穿戴着雪色狐裘 站在一株绿萼梅下 微微仰首

▧喜欢看阮阮阮烟罗写的臣妻_1、赐婚吗?那就记住仙+痕小说的域名xianhen.com▧(请来仙+痕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淡薄的暮光透过疏浅的绿梅枝桠 落在她如烟似黛的清淡眉眼处 浮光霭霭映着双颊玉色 溶溶如天上冷月 当真清极淡极。

皇帝驻足凝望片刻 忽地想起赵东林前两日说 皇后正私下寻拢良家女 欲进献与他 以分冯氏恩宠 他心中想了一瞬 又见一只雀鸟飞到那绿萼梅枝桠上 轻啄扑腾了几下 触动了上头枝桠积压的白雪 被砸成了“白头翁” 那女子见之一笑 一瞬间冷雪消融 滟光迷离 如霁日云开 直似令人睁不开眼。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臣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仙痕小说只为原作者阮阮阮烟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阮阮阮烟罗并收藏臣妻最新章节番外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