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谣言陆麟还是很有执行力的。很快无数谣言在苏州流传,一时间苏州百姓人心惶惶的。传闻朝廷要在苏州征收重税,如此也激起了苏州百姓的激愤。苏州一府承担粮税三百万石,胜过其他地方一省,在很多百姓看来,已经是非常过分了,特别是有一些官田,征收本来就重。这已经让苏州百姓怨声载道了。甚至可以说,这种重税也是苏州为什么这么发达的原因之一。因为苏州百姓都发现,如果单单是种粮食的话,交税之后,一家人根本难以生存,只要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作物,这才能让一家人活得松一口气。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是棉花,是桑麻。特别是蚕茧,蚕丝,都是高附加产物。同样一亩地,种桑树用来养蚕,将蚕茧卖出的收益就远远超过了粮食的收益。至于如果在蚕茧的基础之上,再做一些加工,附加值就更高了。这也是苏州百姓能承担起重赋的一个原因。至于江南的粮税,早在周忱作为江南巡抚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尝试,那就是采购湖广的稻米缴纳朝廷赋税。这也是为什么就江苏一省来说,大部分地方都是强烈支持一条鞭法。因为这免了苏州百姓的麻烦。交钱然后去湖广买粮,上缴官府,何如直接给官府交钱。但是江南百姓对江南重赋能承担的起,并不意味着他们觉得合适。之前本就够重了,而今听说还要加税,甚至苏州各级捐输三百万两朝廷都不要,也就是说,朝廷要征税的赋税数量决计在三百万两之上。这个消息,怎么不让百姓惊慌无比。陆麟让人放出去的流言,是一句假话都没有说,不过是省略了一些细节而已。只是效果非常好。当然了,江南民风并不是九边。如果是在九边出现而今的情况,或许有一场兵变在酝酿之中。但是江苏百姓却没有这样的硬气。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一个个读书人来江苏巡抚衙门来求见王恕。这些读书人从进士到秀才,都是抱着为民请命之心,来劝谏王恕,令王恕收回成命。王恕不得不接见。毕竟王恕如果一个也不见的话,简直是自绝于士林之中。只是每见一个人,他都必须苦口婆心的,讲明朝廷的政策。消耗却并不是太好。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对于很多江南士绅来说,西北的灾情固然很值得同情,但是如果你要以这个名义让我们交钱,这就是万万不行的。当然了,如果说王恕的口舌一点效果都没有那也未必。虽然苏州的商业发达,在整个大明这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仙痕小说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宗皇帝(大结局)